瀏覽人次:
4324
教師訪談
一走進王曉丹教授的研究室,首先被溫馨而色彩繽紛的佈置所吸引:二手沙發椅、手工製作聖誕樹、和充滿意象的掛畫。王教授一一講解每樣作品的來歷,不僅帶出它們的故事,也使印象中格局方正而冷調的研究室,增添幾分溫暖的感覺。
話鋒一轉,「現代法學的教育,已經和以前非常不一樣。」 王教授在訪談一開始,就點出在現代快速變遷的社會,傳統法學的訓練方式已不敷所需,跨領域學習成為學生重要的課題。
話鋒一轉,「現代法學的教育,已經和以前非常不一樣。」 王教授在訪談一開始,就點出在現代快速變遷的社會,傳統法學的訓練方式已不敷所需,跨領域學習成為學生重要的課題。
- 訓練跨領域人才,斜槓還須整合
王教授表示,過去訓練法律系學生成為法學領域前百分之十的人才,學生只須專注在讀書和考試;然而現代因應社會變動,只有法律不足以解決問題,因此學生應至少具備兩個以上的專業技能,並且兩者都能達到前百分之二十五的前段程度。
「斜槓青年」為近年來流行的概念,指不只擁有單一專業和職業,並擁有多元職業和生活方式。王教授認為, 只是擁有多種技能仍不足夠,還要有能力「整合」這些技能,並發展成與社會溝通和對話的平台。
「斜槓青年」為近年來流行的概念,指不只擁有單一專業和職業,並擁有多元職業和生活方式。王教授認為, 只是擁有多種技能仍不足夠,還要有能力「整合」這些技能,並發展成與社會溝通和對話的平台。
- 寫作融入教學 對話為核心
「溝通、對話」是王教授特別強調的能力,也是學生突破既有法律框架的重要工具。她提到,生活中的大小事,都是溝通與對話的展現,例如:當學生寫信給老師時,若不清楚自己寫信的目的,或是老師的需求,就會成為一個無效的溝通。
教學上,王教授在課堂中加入寫作能力的訓練,先是確定寫作的目標和對象,接著依循正確的寫作順序和思維,才能達成說服其他人的結果。透過這種方式,學生在討論中腦力激盪,而若具備跨領域技能, 擁有兩套思維模式,更能為法學單一的邏輯框架,帶來新的刺激。
- 培養研究能力,開發專業向度,找出最佳位置
曾四度獲得政大學術研究優良獎的王教授,分享她對研究的想法,仍不脫溝通與對話。王教授形容,既有的研究文獻就如同巨人肩上的跳板,藉由跳板找出可鑽研的議題,並跳出能回應當代需求的研究成果。以法理學的最近發展來說,過去西方理論只談理性法律,近年來開始加入情緒或情感(Emotion)的法學研究;而台灣法制本來就兼容本土與西方思維,情理法的傳統正能與西方理論對話並作出貢獻。
訪談最後,王教授仍不忘勉勵學生,在學校要培養研究能力,以便之後用來開發與整合不同的技能和思維。她坦言,發展新專業向度和跨領域整合,並非易事,需要學生不斷反思,「在這個動態的社會,每個人都要找出自己最佳的位置。」(撰文=劉奕伸 攝影=蔡祖芸)